从容留学路----华晓清专访
人物简介:华晓清,ダファベット 入金不要2006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生,2010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ダファベット 入金不要国际交流简报第一任副主编,ダファベット 入金不要第30届分团委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2009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2008年的9月到12月香港城市大学交换,2011年的9月到12月伦敦国王学院交换。在香港城市大学助研期间参与科研项目Web 2.0 for Work: Social Networking in the Workspace。
“没有必要想的太远,做好当下的事情,抓住身边的机遇。”在采访的过程中华晓清师姐一直如是说。但是当我们看到她丰富的交换经历时,还是不禁有些咋舌,带着几分崇敬与几分的欣羡。下面且听,华晓清师姐为我们讲述她的留学生活。
三度留学生涯
作为我们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的第一批交换生,这就意味着当时出国交换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热门,华晓清师姐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选择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表示,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想去做就去做了,当时没有想那么多”。
初到香港的生活,根据师姐的描述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在香港地区只有上课需要用英文,其余的时间和在大陆是一样的,用中文交流也不会产生问题,本就是同属于一脉,自然也不会有很大的文化冲击。但是香港的教育和大陆却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说大陆的授课方式是很直接的一种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并且一般是从历史开始讲起让学生了解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辅以作业作为课后训练的话,那么香港的授课则偏重于实用主义多一些,教授会直接教授知识并告诉学生这个知识应该怎么应用于实践中去。香港的授课内容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老师上课的讲授内容,而另外一个部分便是我们所不具有的,会有一个十人左右的小组进行讨论,配有助教或者讲师,在这个小组中,要求每个人都能开口参与讨论,也就是在这种形式的学习中,教授讲授的内容能被大家融会贯通,懂得如何使用,并且能有自己的思考。
师姐同时也谈到了想要出去交流的同学都在关心的一个问题:英语水平。总体而言,听说读写四项技能都是需要用到的: 听,交换过去以后至少需要听得懂课;说,小组讨论中要求全部使用英文;读,每周都要读一些专业的论文;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当然是修完一门课的必要条件。但是,这并不代表英语会成为阻碍同学们出境交流的一个致命原因,毕竟英语,只是一门用于沟通交流的语言,只要肯多加练习,英语水平的提升是可以料想的。
告别了香港城市大学的半年生活,师姐以优秀的成绩保送到了ダファベット 入金不要,成为了一名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师姐去了伦敦国王学院交换生。在说到伦敦的教育制度的时候,师姐谈到伦敦的授课方式和香港很相似,但是对于知识的讲授又和香港与大陆的都不同,伦敦更偏重于对于知识点的横向拓展,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现在用在哪里,还有什么知识能与此相辅相成使用,并且会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预测。
相比于生活在香港,在伦敦就不会那么轻松,某种程度上会感受到一些文化冲击,毕竟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同属于一脉,西方与东方在行为与价值观上都有差异。但是这些只是初到时的不适应引起的,当地人大部分都是非常友好的,只要能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他们都能听得懂。而且作为在北京生活过的人,城市所应该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都是见过的,并且能够无障碍使用的,比如地铁等。在欧洲这些,也不会有明显差别,所以我们都能适应。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同学们应该以一个理性的心态看待交换以及出境的生活,充分的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差别很多,不要通过自己的臆想以及从各种渠道听来的小道消息以讹传讹,把境外的生活“妖魔化”。
最后,师姐在做硕士研究生时再次去了香港城市大学,不过这次是做了助研。这个与和导师之间的合作有关。当被问到这种机会该如何取得时,师姐似乎有点为难,但是还是给出了我们一个很满意的回答:这种机会和导师的研究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成分,本不应把这作为一个目标,不过若是有这方面的意向的话,可以和导师沟通交流,若是一旦有这种机会的话,可以努力争取。
作为对自己的留学交换经验的总结,师姐认为在大学时能够出国交换是一个很宝贵的经历,并不是一定为了去的那个大学在国际排名有多靠前,而是要了解一种和我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教育模式,多和不同的人交流,对于见识的增长以及能力的培养都是有很大好处的,同时这样的经历对于以后的学习、工作来说也是一个加分项。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固然是好的,但是不要因此而限制了自己,要懂得拓宽眼界,把心放开……”在谈及人生道路选择的时候,华晓清师姐娓娓道来,结合自己丰富的留学经历和个人感悟给正在努力奋斗的师弟师妹们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坐看云起时分
在华师姐自己看来,她的经历是如此得顺其自然,以至于没有过站在岔路口时的一丁点怅惘。初到大学时,因为有些好奇,有些新鲜,便先多看看,多玩玩,尝试一些在高中想做而没有做或不能做的事情,趁着这股新奇劲儿,体验与以前完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生活。当然这段时间也不可放弃学业,待到这股新鲜劲过去,生活和学习的节奏也便稳定了下来。有的潜心学术,有的奔忙于社团活动,都有着自己的精彩。当她在大二遇到了到香港城市大学交换的机会时,跟随着自己意愿,报了名便去了,没有一点点惶恐,没有一点点顾虑。回来后,继续认真地学习,没有想过出国读研究生,只是想出去看看,于是便在ダファベット 入金不要保了研,一切都是那么简单。保研后便开始实习,先在几家小公司干过,后来到了中国电信实习。研究生的那段日子里,华师姐去了英国伦敦交换,之后又去了香港城市大学当助研。“其实当时我并没有想太多,只是想多到国外看看,长长见识,多学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样眼界就会宽广起来,看问题的境界就不一样了。”我们在和华师姐谈论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解释。
这就是华师姐的人生态度,出国于她而言,并不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有机会争取便好,多体验一些便相当于扩展了人生的脉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需要一颗安静的心,不必每天都风尘仆仆,但求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