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 郭光灿 教授
讲座时间: 12月10日(周五) 15:00-16:30
讲座地点: 逸夫第一报告厅
讲座内容:
报告人简介
郭光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科学学部院士,200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郭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全国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刊物《International J. of Quantum Information》的Managing Editor;科技部973项目“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技术”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首席科学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科技部“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项目首席科学家;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香港何梁何利奖等重要奖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郭光灿院士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密码、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理论与实验方面的前沿研究,取得了多项开创性与领先的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已发表SCI论文400多篇,其中在物理学顶尖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 16 篇,SCI他人引用3000多次,出版论(译)著11部。郭先生教书育人,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其中3名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在理论研究方面,郭院士与合作者提出了概率量子克隆的原理,推导出的最大克隆效率公式被称为“段-郭概率克隆机”,成为两种不同类型的量子克隆机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量子避错编码原理,该原理已成为三种不同量子编码原理之一,提出了一种可有效地降低腔消相干的影响和实现多种信息功能的新型量子处理器,分别为实验所证实;在量子通讯的实验方面,他们成功地研制出概率量子克隆机和普适量子克隆机,证实相关的理论预言;通过商用通信光路实现北京到天津之间125公里单向量子密钥传输;发明了量子密码通信网络的关键部件-“量子路由器”,并通过商用光纤实现四端口量子密码网络和八节点的芜湖量子政务网。此外,他们在从理论上提出的固态容错量子计算新方案后,通过实现量子受控非门的隐形传送,为解决实现量子计算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可能途径。 摘要 量子信息是物理学、数学与信息等学科相互交叉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上世纪末开始,一方面,半导体信息元件材料微型化所遵循的摩尔定律已经走到尽头,人们必须直面热涨落和量子涨落对信息元件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也预见到如果量子物理学规律被成功的运用到信息技术中,则可能为后者带来巨大的变革。基于这两点,量子信息科学应运而生并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本报告将首先阐述量子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之后着重介绍量子密码、量子纠缠和量子计算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最后简述该领域中的若干重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