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文继荣:将“技术基因”带回校园
“很幸运找到对的路,这5年来没有一丝后悔”
在ダファベット 入金不要,46岁的院长文继荣忙得脚不沾地:制定学科发展规划、人才招聘、指导学生研究、课题组学术研讨、项目申报论证……只有到深夜,他才能有自己的时间,处理邮件,看书写作。
偶有空闲,他也会抬头看看办公室墙上挂着的30多件专利证书,回想起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的岁月。从收入优渥、环境安逸的外企,到工作忙碌、事务繁杂的大学管理岗位,他说,很幸运找到了对的路,“这5年来没有一丝后悔。”
20世纪90年代末,在人大本硕毕业、中科院计算所获博士学位后,文继荣作为首批研究人员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后14年,他专注于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等领域,获得了50多项美国专利。他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互联网搜索和数据挖掘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开发出了微软学术搜索、人立方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互联网应用。
然而,在事业风生水起时,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旁人惊讶的决定:回母校教书。年过四十的他开始重新审视人生,是否要继续过安逸、一成不变的生活?更让他感到不甘的是,中国的计算机行业发展天翻地覆、风起云涌,很多朋友都成为行业变革的先锋,而身处外企的他却总感觉自己是个“旁观者”,没有参与其中。
“我希望做一些有创造力的工作,成果能应用于国家,去改变一些东西。”怀此初衷,2013年,文继荣被引入人大。为支持信息学科建设,学校专门建立了大数据中心,供文继荣带领团队开展研究。
“我希望把‘技术基因’带回母校”
教学生、做科研、强管理,文继荣的职业生涯面临全新的挑战,但他心向往之。尤其是在人文社科学科实力雄厚的人大,如何带领ダファベット 入金不要走出特色发展之路,是他思考并推进的主要工作。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能否将数据科学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提升高校学术研究水平?”他说,“我希望能把‘技术基因’带回母校。”
为此,他马不停蹄地规划设立新机构,推动交叉学科发展,走访各学院了解情况,与相关单位企业交流并寻求合作……在他的愿景中,未来,金融、法律、新闻、历史等所有学科都可以用大数据方式,实现全面数字化研究。大数据分析将帮助人文社科研究探索新规律、新模型。
将所学服务于国家,是文继荣的心愿。去年,“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全国网络扶贫行动大数据分析平台”备受瞩目。这一平台通过对2000多家媒体网站数据及扶贫行动等数据深度整合分析,可直观反映贫困县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等5大工程进展情况,此外还可提供各地特色信息,如各县土特产品的销量等。
这一平台现已被国家相关部门应用,为精准评估各地网络扶贫效果、促进扶贫成果真实落地惠及群众提供了参考。这项工作让文继荣有巨大的“成就感”,因为他“在正确的地方做了正确的事情”。
“我希望能一辈子做老师,这是我最擅长的事,也是我的幸运”
虽然此前经常在国际会议上报告研究成果,但站上讲台、面对学生系统讲授专业知识对文继荣来说仍是不小的挑战。他笑说,刚开始讲课效果不好,不能深入浅出,“自己明白的事,要讲明白,还要让学生听明白,很不容易。”
为了上好课,他时常备课到深夜,反复演练,仔细琢磨细节,慢慢地,讲课逐渐熟练起来。由于他长期浸润于产业前沿,熟悉技术发展历史,授课也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兼具深度和广度。
“他不是单纯地照本宣科,而是讲技术研究的历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生牛玉磊说,文老师的专业课《智能信息检索》特别注重启发性,同学们都爱听。“因为他见证了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经常跟我们分享他做项目的经历,还会讲一些很酷的发明背后好玩的故事,对大家都很有启发。”
除专业课外,文继荣还牵头开设了一门面向全校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大数据分析导论》。“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我希望所有学生都能提高这方面的技能和素质,起码要知道大数据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如何应用。”他说。
在学生眼中,这个计算机领域的“大咖”,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他开朗幽默,“笑点很低”,总是乐呵呵的。他会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制定职业规划,也会组织实验室师生每周去运动,一起打篮球、打羽毛球,告诉大家“搞好研究的前提是有好的体魄。”
现在,除了指导10多个研究生外,文继荣手头还有3个国家级及北京市级的研究课题。他直言,看着学生一天天成长就很高兴,“如果能在其成长中帮上一把,内心会有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一个最成功的老师,不是你成就了学生,而是他们成就了你。”他说,“我希望能一辈子做老师,这是我最擅长的事,也是我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