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者,传道也——专访2014级理科实验班三班班主任李锡荣老师

更新时间:2017-03-23 01:32:55 浏览量:

人物简介:

李锡荣,讲师,硕士生导师,2014级本科理科实验班三班班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多媒体计算实验室教师,主要研究兴趣是图像/视频搜索。 清华大学计算机本科(2005)和硕士(2007)毕业,2012年获University of Amsterdam博士学位。在相关领域国际期刊和会议如ACM Computing Surveys,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等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获得ACM SIGMM 2013年杰出博士论文奖、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12年度期刊最佳论文奖、2010年国际图像与视频检索会议CIVR最佳论文奖。Google Scholar被引用数 1600+,H-index 17。

当笔者一行推门进入办公室时,老师正埋头在笔记本电脑中,不知研究着什么,抬眼见我们进来,便连忙起身,指着事先摆放好的椅子笑道:“来啦,坐吧,快坐!”

我一直觉得,不俗的经历常常能赋予人不俗的谈资。许是如此,老师格外的健谈,甚至我们一句无心的感叹也能引起老师娓娓道来。

作为班主任,老师鼓励班里的同学去探索兴趣,自由发展。老师谈道,人大的氛围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所以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兴趣。“我觉得兴趣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我们去寻找的,我对同学们的建议就是,积极的去尝试各种东西,尽早的发现自己的兴趣。如果你试晚了就会变得被动,就是被推着去走了。”

当被问及作为班主任时有没有什么头疼的问题,老师表扬自己的学生都是好孩子,比较放心,唯一的问题就是担心他们会不会挂科。讲到这里,老师说出了当班主任以来的一个教训:凡事不能想当然。“以前以为有些事情只要涉及自身利益,学生应该会很重视的,却忽视了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他也需要人来打打气,鼓鼓劲,这个时候可能需要班主任及时去沟通。我们是一个兼职的班主任的工作。有的同学能够利用资源,他有问题知道来找我,但是有的可能内向一点,问题就会发现的晚。我觉得班主任不好做,有的时候担心不知道他们的需要。”

为此,老师告诉我,他会时不时地约学生一对一的聊一聊,从自己感觉来说,对他们还是有些帮助的。

“学生们每个时间点都有每个时间点的问题。大一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适应,每个学生适应的时间不一样,有的适应的快,有的适应的慢。而到了大三就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说起来挺容易的,但是做起来却有些困难了,“我们是想带着热心去了解同学的,但是如果你做的过了,他就会感觉‘老大哥一直在看着你’,大部分同学有他自己的想法,会去规划自己的时间。所以,带本科生的方式重在引导,而不是去培养他,但如果我看到一些问题的话,肯定要去纠正,否则他不好的习惯带到工作中去,是会吃亏的。”

在老师的侃侃中,时间过得很快,天色不知不觉中已经全黑,我们不得不告辞。正走在回去的路上,突听得老师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又迅速超过了我们:“你们怎么才走到这啊!”老师跑着给我们打招呼,是要赶去小北门取快递。这时,我想起老师打过这样的比方:“找老板(导师)的重要程度,不亚于找男女朋友。你和你老板不投机,不喜欢他做的东西,都是不行的。能找到一个满意的老板其实挺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