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建,办好——流本科教育———教务处处长龙永红谈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人物简介:龙永红,ダファベット 入金不要数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处长,1967年生,湖南衡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本科、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专业硕士、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金融学博士,曾在法国图卢兹一大产业经济研究所访问一年。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概率统计、数量经济学。
作为一所内生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大学,我校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将本科教学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将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
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学校如何不断强化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近日,记者就我校本科教学评估相关问题采访了教务处处长龙永红。
记者:本科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创办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校形成了怎样的办学传统,学校本科人才的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是什么?
龙永红: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中高度概括了我校的办学传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落实在人才培养上,从陕北公学以来,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时期办学任务,学校明确了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但都坚持一个共同原则:思想政治过硬、理想信念坚定、业务能力扎实、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勇于开拓。
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2013年,学校实施了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发布《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秉承学校传统和特色,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培养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以德为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承担使命、探究知识、增强能力、奉献社会的培养要求,致力于培养具有厚重品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能在各行各业发挥引领作用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2015年学校制定并通过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改革方案,2016年学校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均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即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致力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人文底蕴深厚、科学素养良好、创新能力卓越、身心体魄强健,具有家国情怀、担纲精神、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记者:我校在本科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贯穿到本科教学的方方面面?
龙永红:本科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从“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核心使命出发,树立“全人”的育人理念,教学改革建设、教学组织实施,始终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授渔”的教学理念,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始终围绕促进学生长远发展能力培养的目标;三是贯彻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原则,丰富教育资源和人才成长通道,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四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发展规划,构建科学、灵活、开放的育人机制,最大限度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在具体实施上,一是坚持以德为先、系统育人的指导思想,贯彻“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国内学习和国外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科学合理设计培养体系和培养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在国内较早实行数学、计算机、和英语教学的分层次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在国内率先实行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层次和课堂的机制,既满足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又为学生未来转专业和辅修提供极大便利。三是满足学生跨学科需求,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各专业课程,放开辅修专业和学位,在全校选修课中分模块设置跨学科课程群,设置发展指导类课程群,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多样化学习、个性化发展。四是在大类培养中,坚持按学生兴趣分流的原则,目前绝大部分大类招生专业实现了按第一志愿分流,ダファベット 入金不要自2009年开始全院各专业打通招生和培养,学生根据课程完成情况获得相应专业和学位,此外,部分学院和跨学院大类打通了各专业选修课,大大扩展了学生的学习选择空间。五是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全面开设新生研讨课,开设名师沙龙课程、立项建设41门研究性教学课程,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记者: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我校有何特色举措和经验性做法,学校如何不断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并将通识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
龙永红:学校自2013年全面启动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发布《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从兴趣培育、目标管理、主要路径、条件支持、价值引导等五大方面,注重品格教育,塑造健全人格,注重自主学习,加强能力培养,聚焦“研究型学习制度”建设,系统设计了精实课程、国际研学、名师沙龙、拓展支持、全员导师、研究实践、双选认证、公益服务等八项制度,以及16个相关项目,促进研究型教学和学习,努力构建符合一流研究型大学特点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实现一系列重要转变: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从传授知识为中心到探究问题为中心,从课堂教学为中心到课内课外相结合、知识学习与研究实践相结合,从讲义、教材为中心到更密切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从过于单一的专业学习到培育厚重的复合性知识基础,从国内学习到扩展国际视野、跟踪学术前沿,从知识、能力教育到全面的人格养成。总体上,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以来,学校围绕路线图所规划的八项制度、16个项目逐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在大类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通识教育,促进跨学科学习,双选认证制度,改进完善国际小学期,英语、体育教学改革,完善新生研讨课,名师沙龙制度,研究性教学课程建设和研究实践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制度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设计上,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按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我校提出了“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重自主”的通识教育理念。在通识教育体系和内容设计方面,提出了“重根、求理、力行、有我”的八字方针,探索形成了通识教育的新思路、新内涵和新做法,呈现了具有人大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在具体做法上,以人才培养体系为主线,从七个方面着手:一是继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塑造、品格塑造和思想塑造中的基础作用,探索“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不断改进课程教学效果。二是突出原典课程建设,倡导学习经典,建设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原典、中西文化原典在内的原典导读课程群,同时倡导各学科开设经典选读课程,要求学术素养深厚的教师担任主讲,系统讲授原典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广泛影响等。三是建设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培养学生通识能力,了解中外传统文化、融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鼓励采用“名师主讲、团队支持、大班讲授、小班辅导”的教学模式。四是配合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开设跨文化沟通系列、学科通识系列、作家谈写作、原典重温、教学名师讲座等公开讲座,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五是除各学院专业课程按照一定比例开放之外,单独建立跨学科专业课程资源群以及发展指导类课程群,倡导分类指导,供学生自主选修学习,促进学生跨学科专业融通。六是要求学生选修国际小学期全英文教学课程,促进学生跨文化沟通的体验。七是坚持促进面向实践、问题取向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知识融合,专门设计了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学习环节;利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围绕现实问题,在导师的适度指导下自主开展研究。
记者: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配置方面,如何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支撑和保障?
龙永红:学校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教师队伍为目标,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核心,将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与促进教师发展紧密结合,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将精力聚焦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完善教育教学培训体系,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按照“统筹兼顾、支持重点、量入为出、勤俭办学”的总体要求,坚持“教学优先、定额加发展”的原则,逐步形成“保障基本运行,支持重点建设”的经费分配模式。在保障正常教学运行的前提下,结合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运用专项资金加强重点项目建设。采取学校委托立项和学院自主申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探索拔尖人才培养、发展协同育人机制、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等工作开展,提高教育教学改革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本科教学各项重点改革和建设。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学校全面实施教材的规划与建设,计划建设300门左右校级规划教材,目前作为第一批已投入建设的有266门,此外正在探索建设通识核心课程,力求使其成为学校本科培养的根基和核心竞争力。
记者:本科教学评估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契机,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我校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龙永红:我校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深化教学改革:一是完善本科人才培养的决策体系机制,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通过本科人才委员会的平台及其下设的若干专门委员会,充分吸引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参与;二是通过系统规划学校新设立的教学评估评价中心的职能定位、工作机制、工作内容,落实管办评分离,通过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学院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进一步扩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自主权利,完善大类培养模式机制,进一步促进分类指导、个性发展;四是系统推进通识核心课程体系,落实“重根、求理”的核心课程建设理念,进一步加强研究性教学课程建设,全面升级新生研讨课,通过示范课程推广,全面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五是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按照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目标要求,建设好学校300门核心课程教材和特色教材。(作者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