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峰:聚焦前沿 十年磨砺

更新时间:2015-01-12 17:34:14 浏览量:

(原载于人大新闻网:)

进入新世纪,中国人民大学确立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方向,以“高起点、相关联、入主流、高水平”为建设思路,面向国家在科技发展与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规划建设若干个特色鲜明、规模适度、水平一流的理工学科。理工科院系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调建设效益,产生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发展势头良好。

按照学校“十二五”规划和学科建设中长期规划,将进一步加强理工学科的体量和覆盖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科学前沿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本报近期特开设理工学科教师系列访谈,以为理工学科建设提供思考。

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评选揭晓之时,记者前往采访刚刚获奖的孟小峰教授。来到办公室,未见其人,记者便已被办公室两侧的布告栏所吸引。左侧是孟小峰教授所带实验室团队历年来所获荣誉的展示,右侧则是孟小峰教授的学生布置的实验室文化活动展示平台。两个布告栏已然为我们勾勒出了孟小峰教授的大致轮廓——一名始终以科研创新、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导师。 科研道路选择:“一名真正的研究者应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在此前召开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孟小峰教授的研究成果“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研究”获得了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对于选择“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研究”这一研究方向,孟小峰教授追忆起自己近二十年的研究之路。

1990年孟小峰进入人民大学就读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师从王珊教授,他的第一阶段研究经历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

1990—2000年期间,在王珊教授的带领下,孟小峰作为技术骨干有机会参与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国产系统软件系统”研发,参与我国第一个国产数据库系统COBASE的研制、基于曙光并行机的并行数据库系统PBase的研发、中文数据库系统NChiql的研发等,主持研发了国内首个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系统“小金灵”,并于2001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后于2002年获“中创软件人才奖”(国内唯一面向软件领域的计算机奖项)。这些研发经历使孟小峰掌握了数据库系统的内核技术,为其第二阶段研究道路的选择与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名真正的研究者应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要有冒险的精神,要贵在坚持”,孟小峰又用十年的时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他所说的这句话。2000年后,孟小峰开始将研究目标由系统研发转为创新数据管理研究。

当时作出这个决定,对于孟小峰来说,是面对着很大的压力与挑战的:自2000年起,数据库界便普遍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成熟之后,数据库研究将何去何从?当时互联网才刚刚兴起,Web(网络)页面的数量还很少,大家的关注度不高,孟小峰凭借对当时技术趋势的判断,认定Web数据的复杂性、多样性与时空性与传统数据库的结构数据是不同的,必将成为日后的研究趋势。于是他决定将研究目标定位在解决数据库技术与Web计算和移动计算交叉结合所产生的挑战性问题上,即结构多样的Web数据管理,半结构化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数据的管理,以及移动环境下的数据管理问题,之后还创立了“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实验室(Web and Mobile Data Management)”。

2000年至今,孟小峰锁定这一发展趋势,并为此十年攻坚。他先后在数据库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和重要会议(如TKDE、VLDB、SIGMOD、ICDE、EDBT等)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被引用超过1300多次,出版英文学术专著《移动对象管理:模型,技术,和应用(Moving Objects Management: Model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XML数据管理:概念与技术》、《移动数据管理:概念与技术》(中国计算机学会学术著作丛书)等,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其研发的系统ScholarSpace、OrientX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好评,ScholarSpace自上线以来已有400万人次的访问,OrientX进入W3C的推荐列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万用户访问,超过1万次用户下载使用。

谈起曾经面对的困难,孟小峰慨然却坚定地说:“当时的研究很难得到课题支持,但是不能因此而放弃,研究就是要在一切并不明朗清晰的时候进入,并一定要坚持下去做上十年八年!”

科研周期理念:十年磨一剑,苦尽得甘甜

从自己的研究经历中,孟小峰教授提出了科研周期的理念。他认为,研究的目标是要追求创新并要使其研究成果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和检验,真正实现研究的价值。一项研究周期太短,不断追逐热点,难以积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周期太长,也会错失一些创新的机会,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把握好发展脉搏,求新求变,才能始终保持高水平的研究状态。而科研周期长短因人而异,与研究者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风格相关联。

在孟小峰教授看来,信息技术的变革突飞猛进,似乎呈现着“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规律,微软—谷歌—脸谱(facebook)的发展大致可以印证这一事实。因此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以十年一个周期布局研究方向应较为合理。

回看孟小峰教授的研究经历就是以十年为一个周期,并取得出色的成果。而当他调整研究方向,主要专注于创新数据管理即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研究,依然秉持萨师煊、王珊教授所树立的以系统为重的人大风格,坚持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并重的双轨制研究方式,使得理论研究和系统研究之间双向反馈,以此保证理论研究更加具有实用性。

这种双轨制的研究模式,某种程度上需要更多的付出,也会相对延长研究周期。相对于很多研究只需要完成论文,孟小峰教授还要带领学生用取得的成果去开发相应的原型系统加以验证。对此,孟小峰教授说:“当你愿意用十年的时间始终将精力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上并持之以恒,那么成功必然不会离你太遥远。”

2010年,孟小峰教授团队荣获2009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一等奖(唯一),201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信息领域共4项获奖)。

两个“十年”,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稳重持守的中年,孟小峰教授时刻走在科研的前沿。

科研成就要诀:肯下“愚功夫”,愿坐“冷板凳

一名研究者要想取得优秀的成就,不仅需要对于科技前沿敏锐的感知能力,更需要的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肯下“愚功夫”,愿坐“冷板凳”。孟小峰教授所倡导的科研精神就是这样一种“大智若愚”的状态。

2002年,孟小峰教授在带领实验室成员做Web数据研究期间,要准备一篇国际顶级会议VLDB的论文,其投稿期在2—3月,恰好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冲突了。为了能够提交一篇质量上乘的研究论文,孟小峰教授及学生在寒假期间毅然留在了学校。当时校园里几乎空无一人,楼道封闭管理,学生为了进入实验室,只能每天爬窗户进入楼内。

研究就是一种坚持。每年暑假,孟小峰教授都要组织实验室学生集中开发研究一个多月,十年未曾改变。实验室还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十年一贯制的每周一次的例会”,每周六上午定期举办的研讨会,旨在通过相互交流促进思想碰撞。

正是这样一种氛围,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相信,“愚功夫”和“冷板凳”必将会带来一个澄澈光明的未来。 

人才培养方式:“实验室是一艘大船,载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王仲远是从孟小峰教授实验室走出的众多优秀毕业生之一。他在人大就读期间曾以优异表现获得吴玉章奖学金,研究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岗位,这是该院唯一以硕士毕业生成功应聘研究职位的人选。在应聘时,十名评委给予王仲远的最终评定结果都是“好”,这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人才培养一直被孟小峰教授视为职业的主体,其次才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和手段,研究生的培养问题一直是实验室探究的根本问题。

“在研究生培养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国际经验,也要注意中国国情”。孟小峰教授很认同这一观点。过去十年,实验室建立了“实验室会议+小组会议”的定期讨论会制度,通过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讨论,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务实的态度。对每一个新来的学生,孟小峰教授都要用一定的时间讲述培养理念。他把实验室比作航行于大海的航船,每一个上船的学生都要有集体合作的意识,要有为之付出的使命感。他关注学生成长中良好习惯的养成,关注其责任心和细节的培养,希望培养的学生是“品高于学”而不是“学高于品”。

王仲远在谈到自己的成长时,特别提到孟小峰教授对他在学术辅导以外,在人生发展规划、为人处世准则等方面所给予的受益终身的指导。“孟小峰教授参加国际会议带来的国际前沿视角,以及与国际研究机构、企业的合作,都为实验室的同学提供了更多机会。”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交流中,王仲远慢慢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研究课题,并在兴趣的驱动下,一步步走向成功。

从2001年开始,实验室的学生在学期间都有1—2次出国交流机会,费用都由孟小峰教授的课题承担。实验室力求“真正国际化”,其英文网页内容丰富,更新频繁,详细反映了实验室的科研理念、科研方向、学术活动、学术资源等等,“它为国内外学者了解彼此提供了一个窗口,有好几位国外学者和机构正是看到学术主页而主动来联系合作成功。” 孟小峰教授说。

科研报告编撰:“为科研探新路,给学院留家底”

一进入孟小峰教授的办公室,就可以看到桌上摆满了一沓一沓的材料,其中有厚厚一叠都是关于ダファベット 入金不要近几年来的科研报告汇编。

自2007年开始,孟小峰教授就组织学院编撰每年一次的《ダファベット 入金不要科研进展报告》年报。翻开每年的报告,清晰的学院科研数据,详实的研究成果介绍,丰富的学术交流记载,无不体现出理工学科严谨的风格。用他的话说就是“为学院留一份家底儿”。

2011年,经孟小峰教授提倡,ダファベット 入金不要开始定期就交叉学科研究组织所有系所教师参加的研讨会,包括“云计算”、“社会计算”、“智能交通”等,并将研讨内容编入《信息科研进展报告》季报中,从而开拓教师的创新思维,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聚集学院的整体科研力量,在某些热点方面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以“为科研寻探新路”。

在孟小峰教授的实验室中还有一份独特的刊物,那就是从2006年开始编写的《WAMDM实验室年度报告》。在第一期的序言中,孟小峰教授这样写道“当2006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我和我的学生们讲,我们是否应该总结些什么,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或许对我们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是一种责任,一种鼓舞,一种鞭策。”延续到今年,这份年报已经编写了七份,每一名实验室成员都从中找到了自己的足迹,找到了发自内心的归属感。

下一个十年:我们在路上

孟小峰教授将实验室下一个研究周期也就是下一个十年的研究方向概括为创新数据管理研究2.0。其中涉及云计算、闪存存储、隐私保护、移动互联网等关键词,力图探索下一代计算技术和应用所需的数据管理技术。

201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的支持下,孟小峰教授带领实验室着重开展了社会计算的研究,并组织了相关多学科交叉的研讨,“在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的人民大学开展这一研究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真正交叉学科的研究是未来产生创新的机会所在”。

对自己的成长,孟小峰感谢导师王珊教授从各方面给予的关心、信任和宽容、自由成长的空间,感谢学校为其提供的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他认为,人民大学独特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文理交叉,相互促进和学术创新。他同时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够给予科研工作者足够的信任和宽容,要有允许科研失败的舆论环境,这样科研工作者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去;而科研工作者自身也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得失,要有自我挑战意识和独立科研的精神,要敢于创新,立大志,更要持之以恒。

20年的研究经历,孟小峰总结出一个学者“树模型”:即要培养丰富的树根(基础),建立粗壮的树干(本领),构建适当的树冠(成果)。对青年学者,他特别提到要避免不良的树形,即长不大的小树,长不高的矮树,长不牢的歪树。“用智慧定目标+使愚劲干事情=十年磨一剑”孟小峰将自己的研究总结为这样一个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