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4号),信息安全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介绍:
信息安全专业成立于2010年,主要开展以系统安全、代码安全和内容安全为基础的信息安全研究与实践。本专业培养拥有整体国家安全观所需要的网络安全意识及网络安全应对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具备综合运用信息安全知识、方法和理论解决实际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经科研初步训练以及实践环节,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及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信息安全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优秀的综合素质,能够在网信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决策、维护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特色优势:
(1)理科试验班框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充分利用整个学院的师资合力,又充分满足学生的自由选择,还有效促进宽口径培养目标的实现;
(2)鲜明的系统安全专业聚焦:发挥我校在数据库领域的国内领先优势,用好我校在安全操作系统领域的宝贵积累,培养学生以系统安全为重点的核心关键技术素养;
(3)面向法制建设的人文融合:以依法治理网络空间为指引,充分发挥我校的人文社科国内领先优势,以电子取证为牵引,培养学生的理工与人文融合素养;
(4)以赛促学的实践引导:专业筹建伊始,就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以赛促学已成为本专业的传统,延续至今。
师资队伍:
信息安全专业拥有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青年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中国人民大学杰出青年学者以及课外教学优秀指导教师。专业教师担任国内外多个顶级学术期刊/会议的审稿人/程序委员会委员,承担十余项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指导的学生多次荣誉“国家奖学金”、“国家网络安全奖学金”等荣誉。
培养体系:
信息安全相关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保证培养的人才能满足实际需求,每年对培养方案开展例行的优化调整,紧跟业界发展。近几年,重点加强了新兴方向的教学内容,在本科教学中引入了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安全等呼应技术前沿进展的内容;在基础安全技术方面,加强了软件安全相关课程,开设了程序设计安全与软件安全分析等课程,以夯实学生的基础技能。
为了发挥同学和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本专业构建了“以教促赛,以赛强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加相关教学内容支持竞赛活动的开展,并用竞赛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学生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本专业标杆性赛事——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本专业同学几乎全员参与竞赛,且绝大部分参赛同学都获得了国家级奖项(包括全国一等奖10项),获奖比率在全国排名前茅。还多次出现“全员参赛,全员获奖”的情况!
科研创新:
高水平科研活动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本专业结合人民大学办学特色,实施了针对性地促进科研工作的举措,主要包括:
集中力量做好优势方向的科研工作,做对国家有实质贡献的高质量科研。近年来在软件安全方向上重点投入,获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并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安全工作。近几年,已以主要作者身份发表CCF A类论文数十篇,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
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本专业大部分高年级本科生会加入课题组,这在提高本科培养质量的同时也提供了高质量的科研后备军。有的同学在本科阶段就能获得较为突出的成果,本科毕业设计就发表在国际顶级黑客会议Defcon上。
毕业去向:
信息安全专业以防范黑客攻击、保护信息网络空间安全和打击计算机犯罪为特色,在国内系统安全领域具有重要影响。自2010年开设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基础扎实、人文素养浓厚、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高层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毕业生中58%以上前往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其余学生直接就业。就业学生中,绝大部分前往党政机关、国家安全部分、企事业单位、银行、科研院所,以及华为、微软、京东、阿里、腾讯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从事信息安全相关领域工作。
信息安全专业坚持精品培养模式。第一届学生陈怡在本科期间荣获“谷歌优秀奖学金”,后到中科院信工所深造获得“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学金”。本科生白石磊、屈蕾蕾荣获“网络安全奖学金”。
信息安全专业注重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连贯培养,超半数本科学生选择在本专业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多名学生在毕业后成为相关领域青年骨干。例如,游伟在本科时加入信息安全实验室参与学科竞赛,在本校攻读博士学位,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现已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